全国首个地级市现代法务区运行一周年:受理案件3300件,标的总额达31亿元
12月8日下午,位于四川宜宾三江新区的全国首个地级市现代法务区——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举行运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该法务区运行一周年来已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300余件,其中涉民营经济案件占比90%以上,涉案标的额达到31.32亿元。
据了解,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总面积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前两期建设,使用面积1.25万平方米。入驻有人民法庭、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16家法务机构。同时,已引入89家法律服务机构、922家国资企业和园区企业、10家在宜高校线上入驻法务区“智慧法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成为一站式、全链条法律服务综合体。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三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罗增科介绍,今年以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已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300余件,其中涉民营经济案件占比90%以上,涉案标的额达到31.32亿元,调撤率64.19%,定分止争效果明显。其中,三江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待来访法律咨询群众811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3件、调解矛盾纠纷118起、草拟起诉状等法律文书260余份;仲裁三江分会采用仲裁方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案件500件,总标的达到9亿元;三江检察服务中心对三江新区辖区内12座水库、白沙湾污水处理厂等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了“回头看”。一年来共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0余件,审查起诉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涉及知识产权刑事案25件。
三江中心法务区一角
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汪义兵介绍,宜宾中院在三江中心法务区挂牌入驻全省首个在基层法院设立的专业化商事法庭——宜宾三江商事法庭,现已审结案件2941件,平均审理天数低于28天,为市场主体提供更靠前、更便捷的司法服务。宜宾中院与宜宾仲裁委在三江中心法务区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仲裁按法定下限收费,通过补签仲裁协议,成功化解涉及300余人的业主维权群体性纠纷。委托仲裁和商调中心诉前调解案件200余件,邀请调解员成功调解案件647件,让争议化解驶上“快车道”。
此外,还有宜宾市仲裁委员会三江分会、全省除成都以外的第二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多家公证机构和律师事务所入驻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
三江中心法务区职能诉讼设备
红星新闻记者罗敏
编辑王禾责任编辑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