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之前,气象部门预警是否到位?中央、河南气象专家权威回应
7月21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河南省气象台联合接受媒体采访。采访会议上明确指出:“此轮河南暴雨过程强度已达到‘特强’等级。”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也从会上获悉,预计未来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21日降雨强度依旧较大,郑州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直到23日此轮强降雨过程才会趋于减弱结束。
▲中央气象台媒体集中采访现场
1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极值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在会上介绍,从17日8时至21日8时,河南省平均降雨量达144.7毫米;郑州市平均降雨量458.2毫米,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雨量最大达918.9毫米,郑州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72毫米,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当地年平均降雨量(郑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
“截至目前,极端降雨过程已持续4天。”陈涛表示,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19日至20日,郑州连续两天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从7月21日02时30分起,河南省水利厅已将水旱灾害防御II级应急响应提升为I级应急响应。
除了持续时间长,短时降雨量大也是本轮降雨的一大特点。根据监测,在本轮降雨过程中,河南73站(占比约38%)累积降水量超过500毫米,最大新密白寨875毫米。
陈涛还补充介绍称,郑州、开封等多地1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20日16时-17时),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198.5毫米,河南林庄,1975年8月5日)。郑州局地3小时最大降雨量达333毫米。
根据观测,目前河南地区包括郑州、嵩山、新密等1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已经突破了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其中,郑州市二七区尖岗气象站24小时降雨量高达696.9毫米,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
由于遭遇持续强降雨,郑州市常庄水库、郭家咀水库及贾鲁河等多处工程出现险情,郑州市区也出现严重内涝,造成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已转移避险约10万人,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
▲河南郑州大暴雨,市区车辆涉水前行。图据视觉中国
河南暴雨强度达‘特强’等级
日最大降水量仅次于1975年8月暴雨
“按照河南省地方标准暴雨过程气象强度评估规范,我们综合考虑持续天数、过程范围、最大日降水量等指标,此次暴雨过程强度达到‘特强’等级。”河南省气象台副台长苏爱芳在会上提出。
同时,苏爱芳介绍,河南省气象台也就此次暴雨过程对比了当地历史上的多个极端个例。
苏爱芳表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历史上曾经出现过“63·8”“75·8”“82·8”“96·8”“71·9”等5次全省性的强降雨过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75·8”暴雨。
据中国气象局2015年一篇文章记录,1975年8月5日至8日,受“7503”号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在淮河流域洪汝河、沙颍河上游及长江流域唐白河上游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造成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和58座小型水库垮坝,淹没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2.6万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而根据对比结果,苏爱芳表示,对几次强降雨过程的比较可以看出,此次暴雨过程全省累计雨量最大值、一小时最大降水量及日雨量都破极值,且均大于上述5次过程,日最大降水量和6小时最大降水量仅次于“75·8”过程。
▲图据中央气象台
大雨来之前,气象局是否充分预警?
河南气象局:共发布预警信息1184条
本次暴雨带来了河南乃至全国的巨大损失。那么,大雨倾覆之前,河南气象局是否应对充分?
就此,苏爱芳在会上表示针对这次过程,河南省气象局7月13日就已关注到,14日便开展了省地联合会商,起草重要天气报告,15日报送省委省政府。
据苏爱芳介绍,河南气象局第一份预警是7月16日9点50分发布的暴雨橙色预警信号;7月18日下午17点10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7月20日早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这次过程中,河南省市县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息1184条,目前河南省各级气象部门施行24小时战时工作机制,针对这次暴雨过程全力做好暴雨保障,特别是针对郑州市20日特大暴雨过程施行的是一级应急响应。
预警之下,洪灾为何还是不可避免?陈涛在会上解释称,极端暴雨、极端高温仍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这种极端天气科学机制形成非常复杂,再落实到数值预报中,仍缺少有效手段进一步解决,而这也是气象部门正着手攻克的难关。
同时,红星新闻记者也从中国气象局方面获悉,7月20日1时30分左右,中国气象局西安国家级应急储备库全部应急物资完成装车。7月21日9时,北京和南京调往河南的16件国家级雷达备件已经发出。
至此,国省联动,迅速响应,五十件(套)气象应急探测备件第一时间发往河南,紧急驰援河南气象部门应对强降雨。
相距甚远的台风“烟花”,何以促成河南暴雨?
专家:河南强降雨过程,系多方因素共同影响
据了解,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强热带风暴级),预计将在25日前后逐渐靠近浙闽沿海。预计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
那么,相距甚远的台风,何以能促成华北平原的极端降水天气?就此,陈涛介绍,台风“烟花”虽然还没有登陆我国,但“烟花”北侧和副高之间会形成显著的偏东气流,持续的向我国黄淮地区输送水汽。在偏东风的引导下,大量水汽向河南地区汇集,加上河南地区的抬升地形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地区稳定少动,导致暴雨持续。
“当然,此次强降雨过程的形成,不止是台风‘烟花’一个因素。”陈涛说,首先,从形势图来看,强降雨系统夹在大陆高压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降雨系统持续停滞,导致降雨时间长,累积雨量大;
其次,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之间形成了稳定偏东气流,给河南地区持续输送水汽,为降雨提供丰富水汽条件;
最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相对偏北,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地带,对流明显,短时强降雨特征明显。因此,陈涛明确:“此次河南强降雨过程是多方因素共同影响的。”
同时,苏爱芳也指出,除上述因素外,河南地区本次降水过程中,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另一方,苏爱芳指出,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台风“烟花”持续向我国靠近,预计25日前后将登陆我国。陈涛表示,这对于我国华东地区的影响将增强。
暴雨还要下多久?
专家:21日降雨强度大,23日强降雨过程趋于减弱结束
针对本轮极端降雨的走势,苏爱芳在会上介绍,预计未来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强度大,郑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预计未来三天,河南省仍有降雨,其中21日降雨强度大,郑州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具体预报如下:
21日,河南中北部有大到暴雨,北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郑州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50~120毫米)。
22日,河南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小到中雨(5~15毫米)。
23日,河南中西部小到中雨;郑州地区有分散性阵雨(1~5毫米)。此轮强降雨过程趋于减弱结束。
暴雨过程后,还会带来哪些隐秘的危害?陈涛表示,河南强降雨过程中,目前已有多个中小水库和河流出现超汛限水位和超警洪水,多地出现内涝、山洪等灾害。
陈涛提醒,预计未来三天河南降雨持续,致灾风险极高,并且灾害发生有滞后效应,各地需继续做好洪涝、地质灾害等防御以及河堤、库坝等的巡查工作,并防范强降雨对救灾各项工作的不利影响,提前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张炎良北京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