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十三五”期间,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时间 • 2025-11-12 16:04:47
节水
全国
期间
保障

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利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十三五”期间,2.7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17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1095万人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

李国英说,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也是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从82%和76%提高到88%和83%。困扰众多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李国英提到,经过大规模水利建设,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4亿亩发展到2020年的10.37亿亩。“十三五”期间,节水灌溉面积从4.7亿亩增长到5.7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6提高到0.565。在占全国耕地面积54%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水利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李国英说,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规划建设南水北调等一批大型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初步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为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面,李国英介绍,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2020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57.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2.9立方米,分别比2015年下降28.0%和39.6%。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全球20%的人口用水,创造了世界17%的经济总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面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李国英提到,全国31个省份全部建立了河长湖长制,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湖长达到120余万名,河湖面貌明显改善。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2年的63.5%提高到2020年的88.9%。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十三五”期间,水土流失面积从282.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9.3万平方公里。

李国英表示,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水利部门将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为实施路径,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红星新闻记者高鑫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