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身份证可验健康码,防控这样“加码”就对了
健康码的便捷、先进,有目共睹,但要把它当作通行的唯一凭证,就是一种懒政。越是在技术时代,越是要不避难、不怕烦,越是要坚持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临近春节,抗疫形势依然复杂,容不得半点大意。出入公共场所,核查健康码的工作人员也多了起来。亮出健康码对年轻人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有些长辈拿出手机却要比划半天,还是找不到门道。个中苦恼,可想而知。所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弱势群体在面对“技术鸿沟”时的困难。
据媒体报道,近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已推出老年人刷身份证核验健康码服务,手机扫码不再是必需项,这大大方便了疫情防控下老年人出行、就医等日常活动。针对弱势群体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推出相关政策,各地的迅速反应值得点赞。
↑老年人刷身份证即可核验健康码图据金羊网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对老年人等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为辅助行程证明等替代措施。
健康码的便捷、先进,有目共睹,但要把它当作通行的唯一凭证,就是一种懒政。说到底,严格把关、检测,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验证的渠道,是为了给群众带来方便和实惠。两者不可偏废,相互协调、结合,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称得上“一切为了人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并且明确:各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坚决不允许采取“一刀切”的措施阻断返乡出行。这么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多一些保障。
之所以会有擅自加码、层层加码等现象,就是因为某些地方、部门无视群众的实际需求,选择了省事省时省力的“懒办法”。诚然,兼顾各群体的情况和要求不容易,也对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越是在技术时代,越是要不避难、不怕烦,越是要坚持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因为,这才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可以看到,除了开通无健康码通道外,近期许多地方还在就医、社区服务等方面推进适老化改造。比如,四川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对相关APP进行改造,新增了“替他人认证”的功能,老年人可请近亲属或经办人员协助认证。又比如,上海松江区泗泾医院门诊进口处健康码识别神器正式启用,未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通过刷身份证、刷医保卡来查验健康码,快速进入医院就诊。
防疫抗疫是“硬要求”,为老年人疫情期间出行提供方便的政策值得肯定。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未来,能涌现出更多帮助弱势群体跨越“技术鸿沟”的举措,使精细化管理深入各城市、地区的肌理,渗透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把“一切为了人民”落到实处。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李勤余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