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1.54亿元!今年前7月,四川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11件

时间 • 2025-11-19 08:55:14
案件
生态环境
生活
农村
环境

今年1—7月,四川生态环境系统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11件,罚款金额1.54亿元,适用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五类案件91件……8月30日上午,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通报了今年前7月生态环境系统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情况,并公布了3起典型案例。

据介绍,今年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长江黄河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排查、“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打击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帮扶、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9大专项行动。截至8月中旬,严厉查处了多起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曝光典型案例42件。其中,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32件,追究污染环境刑事犯罪案件8件。

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11件

配置100余种高科技执法设备

“今年3月30日,执法人员在开展专项行动过程中,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和视频监控,结合大数据自动分析,精准发现绵阳市盐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黑水’。”赵乐晨告诉记者,在对该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测数据查看时,却发现显示正常,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厂开展突袭检查,现场抓住该厂超标排污和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的违法行为。

在发布会现场通报的3起典型案例中,记者注意到,篡改自动监测数据的环境违法案件同样存在。据介绍,2021年4月12日,绵阳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到四川桦欣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利用黑色胶布遮挡废气在线监控设施烟尘仪内玻璃镜片,篡改监测数据,排放大气污染物。绵阳市生态环境局于2021年7月15日对该公司作出罚款58.09万元的行政处罚,并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据了解,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是环境违法案件中较为常见的违法行为。此前,要依靠大量执法人员和监测人员进行大范围、高频次、长时间蹲点排查和监测,耗时费力还容易无功而返。“目前,我们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无人机、走航车等非现场技术手段,可以锁定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赵乐晨说,通过这种模式,四川上半年共查处在线数据造假案件8件,比往年查处总数还多。

“高科技为我们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助力。”据赵乐晨介绍,今年四川被列为火电、水泥、造纸行业自动监测数据标记和电子督办全国试点,圆满完成了阶段任务,工况参数联网、自动监测设备参数联网等四项考核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为提升执法装备科技化水平,四川开展了全省执法装备情况摸底,为全省执法系统配置暗管探测仪、全自动无人监测船等100余种基层急需、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执法设备。

实际上,不止是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今年以来,四川公安机关侦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刑事案件达223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41名,移送起诉1346件,移诉2430人。其中,侦办伪劣成品油类刑事案件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人,查扣伪劣油品1900余吨,涉案金额约6.2亿元;破获涉渔案件144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392人,侦办公安部督办案件23件;破获非法采砂刑事案件14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71人。

1754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拓宽资金渠道补短板

发布会现场,赵乐晨还对四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截至今年7月,四川有1754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率达到61.7%。”赵乐晨说,前期,生态环境厅相继出台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考虑环境容量、经济水平和村民习惯等,因地制宜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工艺路线。

在治理模式方面,靠近城镇、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采用纳管模式,将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城镇市政管网;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地区,实行集中治理,建设集中式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地形复杂、人口较少的地区,实行分散治理,优选低能耗或无动力的处理技术。在工艺选择方面,成都平原和浅丘地区多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2O)等工艺;川南、川东北、攀西丘陵山区采用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生物滤池、人工湿地、潜流池等工艺;川西北地区以改厕为主,粪污就地就近还田还林还草。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成都等地在农作物集中种植区,配套建设农灌渠或田间池,将粪污作为有机肥直接利用;成都市东部新区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河流生态补水。

“2019年以来,四川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7.05亿元,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3亿元,重点支持4600个行政村开展“千村示范工程”建设。”赵乐晨说,目前,四川正在制定《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同时,生态环境厅分别与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签订合作协议,融资额度约1000亿元,重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省财政给予贴息支持。

此外,省生态环境厅还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头看”专项行动的通知》,基本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台账,对于设施停运破损、管网未配套、处理能力不符合实际需求、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非正常运行情形,各地正在制定整改方案。

红星新闻记者邓文博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