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枢纽建设?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中欧班列物流环节可“尝鲜”

时间 • 2025-11-09 18:18:16
经济
成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数字技术联通之后,一些国家的数字经济能级得以提升,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10月20日下午,创交会期间,2021兴隆湖新经济发展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在活动现场纵论全球化下成都发展新机遇。他给成都支招,要设计好陆海空联运的物流枢纽,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将数字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物流运输环节中,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一开场,黄仁伟的话题聚焦到过去数十年全球化的演进历程,在他看来,全球化的演变和数字技术息息相关。“过去,经济全球化的1.0版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要素流动,热钱涌动,发达经济地区产业逐渐空心化。而在经济全球化的2.0版中,新兴经济体群体在崛起,这其中,通过数字经济、区块链、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很多基础设施实现了全球链接。”展望全球经济形势,黄仁伟分析了成都面临的机遇,“经济全球化变化和中国产业‘走出去’变化以及世界物流的变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这个全新的环境对成都最有意义。”

黄仁伟分析,成都拥有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充沛的人才储备,便利的区位条件,快捷的物流运输网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成都的枢纽地位逐渐凸显。

“实际上,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的交通出行受阻,但是在国际货运上却非常繁忙,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的成都,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逐年提升。过去,对外贸易依托电子商务进行交易,这是数字经济的最初形态。更高层级看,新兴数字技术能不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发生更深的关联?如何通过5G、人工智能技术去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快地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比如,中欧班列的物流运输环节可以使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物流水平和效益。”他说。

“我们观察到,成都的数字金融也非常发达,本来四川的民营企业很活跃,现在民营企业资本和数字金融结合,使四川的融资能力增强。”黄仁伟还建议,成都应该将海南、深圳、珠海的最先进自贸区规则用到本地的经济发展中,成为重要的产业聚集地。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实习记者宋嘉问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