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民声”进两会|上班、回家的路好走吗?成都市民提出这些期待

时间 • 2025-11-16 13:36:07
先生
市民
成都

1月17日,由成都发布、蓉城政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联合推出的“政解·两会特别策划——街头‘民声’进两会”正式启动,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回应市民民生诉求为切入点,实现“在街头巷尾发现问题,在两会现场寻找答案”。记者走上街头,走进企业、社区,问民生、听民意、解难题,将市民的声音带上两会,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问题。此前报道↓↓↓三孩生育政策怎么落实?政协委员们带来这些提案成都市民的生态新期待:天更蓝、水更清、公园更多“双减”后,孩子寒假怎么过?成都家长提建议如何让城市更全龄友好?成都老人有这些期待!在成都奋斗的年轻人,有什么新期待?

今天,市民讨论的话题是“交通”。近年来,成都加强智慧交通建设,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不断提升市民出行体验。那么,成都市民上班、回家的路好走吗?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优化?市民提出了这些期待。

加大公交、地铁发车频次

▲刘先生

“成都的轨道交通建设得很好,覆盖面也广,就是早晚高峰太挤了。”市民刘先生表示,希望在早晚高峰加大地铁发车频次,缓解拥挤问题。“早上上班都挤不上地铁,还是比较恼火。”刘先生说。

市民彭女士则希望公交车能够加大发车频次。刘女士家住新都区石板滩,她告诉记者,她家附近的公交车发车频次为半小时一班,平时出行不太方便,“希望公交车发车的时间间隔再短一些”。

打通回家“最后一公里”

▲柳先生

市民柳先生的家距离地铁站有两三公里远,平时需要骑共享单车到达地铁站,但并不是随时都能找到共享单车,出行不太便利。“希望可以多开通一些短线的社区巴士,接通地铁到社区之间的路程。”

在郫都区读书的王女士也有同样的期望。她告诉记者,学校距离地铁站很远,出行非常不便。“希望地铁覆盖面积扩大,再往郫都区延伸一些。在地铁没有覆盖到的地方,希望增加快速区间公交,让大家能更方便地到达地铁站。”

缓解交通拥堵

▲张先生

市民张先生表示,堵车是他出行遇到的最大问题。“有些交通拥堵是前车开得慢导致的,比如三环路限速100(公里/小时),前车时速才五六十公里,有的甚至三四十公里,就容易堵起。每天早上去上班,路上堵得恼火。”

对此,张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快速道路能设置最低限速,摄像头不止抓拍超速的车,还应该抓拍速度过低的车。”

市民梁先生也提到了交通拥堵问题。他表示,有些地方修路时间过长,易造成拥堵,“希望市政建设能够加快进程”。

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

▲钟先生

市民钟先生经常骑自行车出行,他告诉记者,成都一些老旧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混行,比较危险。因此,他希望老旧道路可以增加非机动车道。“此外,还有一些流动摊贩喜欢占用非机动车道,也希望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

“政解·两会特别策划——街头‘民声’进两会”持续进行中,你还有什么关注的问题?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对成都有什么样的期待?即日起,可以在成都发布、蓉城政事、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微信、微博进行留言。在两会现场,我们将带着你的问题,采访代表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架起直通成都市两会的“民心桥”,让你的“期待”有“应答”。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

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