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字最配的茶饮,东方树叶因包装再次火上热搜

时间 • 2025-11-03 05:23:18
年轻人
东方
树叶

无糖茶饮“翘楚”的东方树叶可能也没有想到,自己又一次火上抖音榜,竟然是因为包装。10月25日,“没点文化都不能喝东方树叶”登上抖音挑战榜,1000万余人在看。

原来,不少书法爱好者突发奇想,在东方树叶饮品的瓶身上创作书法作品,楷书、行书、瘦金体,引发网友接力“挑战”,各有千秋。“悟己往之不谏,知未来之可追”、“平安喜乐、万事胜意”、“赠君茉莉,愿君莫离”“收汝茉莉,从此莫逆”,网友说,这简直是把中国人的浪漫玩到了骨子里。

“当东方树叶遇上毛笔字,喝茶都香了。写字喝茶,人生一大乐事。”也有网友让人忍俊不禁,大呼“上当”:“刷到东方茶叶新包装,跑了好几家便利店,回来才知道是书法家在搞事。”

这类别出心裁的创意“出圈”,与东方茶叶的独特包装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茶叶萃取物易见光氧化,最好不要被光线照射到,绝大多数茶饮料都是用标签尽可能将整个瓶身包裹住的,因为避免阳光的照射能减缓茶汤的氧化变色过程。但东方树叶的长方形瓶子只有两面贴了贴纸,并没有用塑料纸把瓶子全都糊上。

据报道,这是为追求“阳光照射过那种通透的感觉”,花大价钱研究的防氧化专利,在不添加稳定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的前提下,做到了存放数月,依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东方树叶却大大方方地将瓶身两面做成了透明,不遮不掩,消费者可以直接观察到茶汤的通透与色泽。

近年来,以东方树叶为代表的无糖茶,从小众饮品走向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从一线城市火到乡镇市场,依靠的可不仅仅是外包装,背后,是2022年饮料行业的趋势变化。

年轻人的口味好像变了。

“昨晚上就来了四个年轻人,说是在附近吃烧烤,让我拼一箱(15瓶)东方树叶”,成都武侯区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张可对此习以为常。他的小超市附近有不少串串店和烧烤摊子,这两年眼看着烧烤摊的“黄金搭档”从王老吉逐渐变成了无糖茶饮料。

城市另一边,高新区的一幢写字楼下的便利店,2021年夏天每个月卖五六百件的东方树叶,今年直接翻倍。宁波市郊一个乡镇超市的老板也发现,周围的年轻人开始喝不甜的茶了。

事实上,早在2019年左右,越来越注重低糖低盐饮食的年轻人已经在网络上推火了东方树叶——这个上市近10年的无糖茶老品牌。在小红书上,东方树叶相关笔记超过2万篇;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就能看到每天拿东方树叶当水喝的年轻人,他们每天喝茶、甚至呼吁品牌方推出大瓶装,这样才能喝过瘾。

“我从18年喝到现在,基本都是成箱囤,喝久了之后不会觉得苦,甚至会感觉有点甜味。”“普洱我都是一件件买,上头。”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评论区,也不少网友分享起自己“健康无糖”饮品的心得,互相安利,成箱囤、按件喝,成为热词。

在产品端,一些饮料品牌的动作更直观地体现出无糖茶饮品市场的热潮。2011年退出大陆市场的茶里王在8年之后重新回归,三得利、康师傅、可口可乐、娃哈哈等企业纷纷推出无糖茶新品,主打无糖、纯茶的新消费品牌也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的即饮无糖茶超过40余种。

而尼尔森数据显示,东方树叶过去十二个月的增速接近70%;今年上半年,在国内饮料市场普遍疲软的情况下,无糖茶市场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即饮茶细分市场,其中东方树叶贡献了近7成的增量。凡此种种,都是无糖茶火了的证明。

年轻人怎么突然爱上了喝茶?从消费动机而言,消费者购买即饮无糖茶可以分为“功能”型和“爱好”型。在知乎上“如何评价东方树叶”这一问题下,一位每天上课时长接近10小时的老师认为东方树叶提神、解渴。而潮汕的老茶客则认为东方树叶适合做泡茶的替代品。这些回答的时间大多在2015年前后,可见东方树叶在上市之后,已经因其天然无添加的成分、先进工艺和优质的口感成为小部分消费者的心头好。

随着低糖低盐饮食风潮的兴起,更多消费者开始在意,自己吃下的食物和喝掉的饮品是否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不爱喝“没有味道的水”的消费者故而转向纯茶。另外,很多人认为纯茶可以解腻,一顿火锅或者烧烤最好搭配纯茶,既能在口感上解腻解辣,也能在心理上达到奇妙的平衡。

“可以控糖但是不能完全没糖”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的内心写照,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以东方树叶等无糖茶做茶基底调制特饮的教程,能够轻松获得上万点赞。这说明,因为控糖、解腻开始尝试无糖茶的消费者最终习惯了喝茶,无糖茶由“功效”饮品变成了口粮饮品。

无论消费风潮如何更迭,极致展现地道中国茶,这一品质追求是不会变的。也许正是因为这股“东方大国”的气质,才能与中华传统书法融合得如此恰如其分。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谭欣迟